印高层为何突然密集访华 多重压力下的转变!印度军方的态度出现显著变化,这次竟然主动派遣防长访华,并要求与中国防长举行双边会晤。这是自2020年加万勒河谷冲突以来,印度防长首次踏上中国土地。几天前,印度还在上合组织问题上与中国唱反调,公然声明与上合支持伊朗的声明“划清界限”。现在却又主动示好,这种180度大转弯的背后,到底发生了什么?印度这次是真心实意要改善关系,还是又在玩什么小算盘?
印度此次态度转变确实让人意外。辛格此行是为了参加6月底在青岛举行的上合防长会议,印媒还特意强调这是中印关系恢复“正常化”进程的一部分。但仔细分析,印度的转变绝不是心血来潮,而是在多重压力下的被迫选择。
印巴5-7空战给了莫迪政府一个“大大的震撼”。尽管印度官方一直在做胜利宣传,但心里清楚这次空战让印度军方认识到,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作战体系,印度都不是中国的对手。印度的“拼装机”根本敌不过成套的中式装备。
更直接的压力来自稀土。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令已经让印度汽车制造商面临停产危机,中方迟迟没有向印企发放出口许可证。虽然商务部表示正在依法依规按流程办理,但印度舆论认为正是因为长期对华敌对,中方才“拖着”审批。
在上合组织内部,印度的表现也令人失望。当中国带领上合9国为伊朗仗义执言时,印度却公然划清界限,声称“与他们无关”、“没有参与讨论”。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印度的国际形象,外界开始质疑印度在上合的作用。
现在的印度确实很尴尬。在西方那边,美国战略收缩让印度感到被边缘化;在东方这边,又因为长期对华强硬而陷入孤立。稀土断供的威胁更是直击要害,让印度意识到过度依赖对抗的危险性。中东战火的爆发也给了印度一个警示。看到伊朗和以色列两败俱伤,印度军方开始意识到保持周边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性。毕竟,一旦中印边境真的爆发冲突,印度根本没有胜算。
印媒甚至放风说,不排除莫迪今年晚些时候亲自访华,出席上合领导人峰会。这种表态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,说明印度确实感受到了巨大压力。印度汽车制造商面临的停产危机,也让整个印度工业界反思是否该转变对华态度。毕竟,在全球化时代,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完全脱离中国的产业链。
不过话说回来,印度的这种“示好”能持续多久,真的很难说。莫迪政府长期奉行“骑墙外交”,既想从西方获取军事政治支持,又试图在中俄主导的多边框架中谋取利益。这次防长访华,很可能又是印度平衡术的一个体现。当西方战略收缩、印度感到被冷落时,就主动向中国示好;一旦西方重新拉拢,可能又会回到对抗路线上。
特别是在伊朗问题上,印度这次来参加上合防长会议,还会不会继续与组织声明划清界限?如果辛格人都到现场了,还要说一些不合时宜的话,那就真的太没情商了。
印度军方的态度软化确实是个积极信号,毕竟军方一向是对华强硬派的大本营。但这种转变是来自理性判断,还是来自现实压力,性质完全不同。从目前的情况看,印度更像是在多重压力下的战术调整,而不是真正的战略转向。稀土卡脖子、军事实力差距、外交孤立,这些现实问题确实让印度不得不低头,但一旦压力缓解,会不会又故态复萌?
这次访华能否开启中印关系的新篇章,关键还是要看印度能否真正放下身段,以平等合作的心态来处理双边关系。单纯的权宜之计,解决不了根本问题。你觉得印度这次是真心想改善关系,还是又在玩平衡术?莫迪政府能否真正走出“骑墙外交”的怪圈?
658金融网配资-炒股10倍杠杆软件-北京股票配资官方网站查询-配资网上炒股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